鲁迅:弃医从文 以笔墨护国
鲁迅艺术学院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为培养抗战文艺干部和文艺工作者而创办的一所综合性文学艺术学校,1940年后更名为“鲁迅艺术文学院”,简称◆★■★“鲁艺”。
1930年3月2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成立★◆◆■■★。参加成立大会的有鲁迅、茅盾、田汉◆★■◆◆、冯雪峰、郁达夫◆■、蒋光慈、冯乃超等50多人。大会一致通过成立◆★■★“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研究会”◆■◆■“文艺大众化研究会”◆★★◆◆“参加革命诸团体”等议案◆■■★。大会闭幕后■◆,各种研究会都秘密地开始工作。
鲁迅的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鲁迅在上海生活时期所用的家庭用品,包括铜制怀炉■◆◆■★、象牙烟嘴、牛骨耳挖◆◆、绣花壶套等,现陈列于北京鲁迅博物馆。中国青年网记者刘洪侠摄
1931年2月7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柔石、胡也频★◆◆■■■、李伟森◆■★★、冯铿■★★、殷夫等5位青年作家被淞沪警备司令部在上海龙华秘密杀害。图(右)是鲁迅为纪念五位烈士所写的《》的手稿。资料图
1936年10月19日■■■,鲁迅葬礼在上海举行★■◆,由宋庆龄亲自主持。上万民众自发举行公祭。当时覆盖在棺木上的白旗绣着■★◆◆“民族魂◆★■◆”三个大字,图为现陈列在北京鲁迅博物馆的白旗仿件◆★★。中国青年网记者刘洪侠摄
北京鲁迅博物馆中陈列的最先刊载《阿Q正传》的晨报副刊原件■★■★■★。中国青年网记者刘洪侠摄
北京鲁迅博物馆位于北京市阜成门内宫门二条19号鲁迅故居内■★★■。博物馆院内的鲁迅故居(原为阜成门内西三条21号)为三开间小四合院★■■,1924年5月至1926年8月鲁迅先生在此居住,是鲁迅在北京生活的最后一处住所★■■,这座普通的小四合院是鲁迅故居中保存最完好★■■★■,唯一对外开放的故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互联网搜集,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删除。